- 汪德华;赵艺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当前央地财政关系改革面临土地财政退潮与“三个不等式”等现实约束。本文提炼出收入分成与事权划分强调全国统一规范、支出责任界定与转移支付强调因地制宜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等三大重点问题的推进路径。研究发现:增加地方自主财力的核心是提升地方政府对财力支配的自主性,应通过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等机制,促进地方财力内生增长,而非简单提高地方收入比例;央地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需聚焦打破户籍制度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制约、强化中央在统一市场规则执行中的职责、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等,以减轻地方支出负担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全省统一的制度框架并强化省级财政统筹职能。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论证了在保持现行框架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同步提升地方政府的收入自主权,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可有效协调激励地方政府与实现区域均衡发展这两个目标。本文强调改革需在财政收入增长承压的新形势下,兼顾流量、存量与增量的系统性调整,为深化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现实针对性的分析框架。
2025年10期 No.503 5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 石绍宾;李兆辉;陈卓;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是用好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政府信息公开能够通过社会监督提高政府支出效率。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地级市层面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政府支出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提高政府支出效率;公共数据开放对政府支出效率的提高效应发生在政民互动程度低、行政壁垒低和数据开放水平高的地区;公共数据开放通过促进公共服务竞争、提高政府回应性和加强社会监督等路径提高政府支出效率;公共数据开放改善了城市内企业的外部环境,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了城市创新活力。本文不仅丰富了公共数据开放与政府支出效率关系的相关研究,也为提高政府支出效率、保障财政可持续性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
2025年10期 No.503 6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3K] - 冯海波;雷衍笑;徐咏仪;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00—2021年县级层面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省直管县”改革能够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在经济弱县、低市场化地区和高工业化地区更明显;“省直管县”改革通过增强县域财政能力和提高财力与事权匹配程度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改革形式的改革效应存在差异,“行政+财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优于单一行政改革和单一财政改革;“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长期促进作用,改革力度越大,“省直管县”改革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动乡村振兴、完善财政体制、建立财力与事权更加匹配的财税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5年10期 No.503 7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4K]